让老人接种疫苗开上“安心车道”!对于不少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而言,他们会有所顾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身体处于怎样状况时能去接种疫苗?今天中国工程
让老人接种疫苗开上“安心车道”!对于不少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而言,他们会有所顾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身体处于怎样状况时能去接种疫苗?今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教授给出了权威说法,平时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又没有过敏史的老年人适宜接种疫苗。但如果正处于血糖急剧升高期的老年人,餐后甚至更高,同时自身也有乏力等不适感,最好到医院检测下糖化血红蛋白,在医生指导下先把血糖控制好了再去打疫苗。
糖尿病病人打疫苗有何讲究?
“什么时候打疫苗其实是有讲究的。” 贾伟平院士表示,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急性并发症和感染,处于这些时期应尽量避免接种疫苗。尤其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较容易诱发高渗性昏迷,以及发生酮症酸中毒。高血糖还会引起很多感染性的疾病,比如皮肤疖肿、肺部感染。因此,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并出现急性并发症时,不适宜打疫苗,
“有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有不少老年人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老年人能否打疫苗,也需要由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
打了疫苗后会否影响基础用药?
在贾伟平院士看来,大多数老年人更应该去接种疫苗,“如果以往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同类疫苗时未发生过过敏反应的,或是没有因为药物发生急性的过敏反应,提倡这类人群应该去接种疫苗。”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查房中发现不少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了新冠肺炎,老年人如果及早地接种新冠疫苗,不仅能预防感染,还能降低进展到重症的风险。” 贾伟平坦言,
在本轮上海疫情死亡病例中,超过90%是未接种过疫苗的老年人。如果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至少降低60%,如果还接种了加强针,风险降低90%以上,“从这个数据来看,打疫苗对于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
全国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出现严重异常反应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左右,目前监测和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且绝大多数为疫苗接种的常见一般反应。针对接种后产生接种部位局部肿痛、发热等不适感,贾伟平院士表示,比起因为没有全程接种疫苗而被感染,或者进展为重症,甚至被夺走生命,打疫苗带来的益处肯定要多得多。
有的老年人担心打了疫苗后会否影响基础用药?“该怎么吃药还是怎么吃药,日常饮食起居还是照旧。”贾伟平鼓励老年人,
打完疫苗要多喝一点水,因为会有一些病人有一些不舒服的反应,多喝一点水可能会对改善这样的一些情况有好处,所以常用的药是不用发生进行调整的,该吃的还是得吃,对日常的饮食起居还是和他平平时都是一样的,所以不要把打疫苗看作是非常是复杂的一件事情或者是恐惧的事。打疫苗并不影响平时用药,常用药也不必进行调整,不用把打疫苗看成一件复杂的事而担心。
高温天,如何呵护好老人们?
这几天高温天,如何在炎炎夏日里守护好“老宝贝”们?
对于高龄老人贾伟平也给老人们开出了呵护方。 很多老年人因为消化不太好,平时进食中只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喜欢喝粥,对一些肉鱼等蛋白质高的都怕不消化,不太愿意吃,其实这样的话就会使之自己的肌肉减少,免疫力就会下降。所以老年人还是要适当吃一些补充蛋白。
其次,老年人不要喝很凉的饮料,也不要在太冷的空调下面吹。温度超过30度人就会出汗,他就要把体内的代谢物资带出去,通过出汗带出去,不要以为出的汗光是水,很多的代谢物资都可以从汗水中排出去。即使开空调,温度也要调高些,一般28度比较合适。
糖尿病、高血压老人要喝清淡的汤,夏天可以喝冬瓜点煎汤,西红柿鸡蛋汤,少吃油腻东西,晚上睡觉前喝水。
运动方面老人要增强一点抗阻的训练,不是光是每天光走路,在家里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轻度下蹲或扎马步等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